所谓“八百诸侯会孟津,民心天意总归仁”,指的正是我国西周初年,周武王在孟津举行观兵盛会,召集八百诸侯共商讨伐商纣王的大战大事。
紧接着,西周王朝夺取天下后,推行了分封制,诸侯国的数量多达数百个。
当时我国的国土面积约有101万平方公里,虽然版图广袤,但如此众多的分封诸侯却让国土划分极其细碎。而且一些大国的面积相当庞大,比如齐国,其疆域就达到惊人的25万平方公里。相比之下,那些小国的面积可想而知,有多微不足道。
鄅国就是西周时最小的国家之一,位于今山东临沂城北的鄅古城村,属于妘姓,国君名为鄅子。这个国家到底有多小?讲出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。
展开剩余71%公元前524年6月,正值一年中最忙碌的农耕季节,因为国家面积狭小,人口稀少,国王鄅子便亲自率领全国人民走出城外抢收庄稼。没想到,这场农忙竟成了他们的劫难——邻国邾国趁机将他们围堵在田间,全部俘获,鄅国就这样被灭亡了。
幸运的是,鄅子的岳父背景强大,他是宋国的重臣向戌。宋国施以武力威慑,鄅子才得以重新复国。可惜好景不长,后来向戌与其亲属在宋国失势,鄅国再次被邾国吞并。
连收庄稼这种事都能导致国家灭亡,鄅国的面积大概连现代某些村庄都不及。
第二小国是腾国,面积约25平方公里,相当于一个小镇大小。
腾国位于今山东滕州市,是周武王封给其第十四弟腾叔绣的封地。武王共有19个兄弟,由于这位弟弟战功不显,所获封地也相对有限。
腾国人口估计不过6000人左右,士兵数百人,但它顽强存在了700年,传了23代君主。它能在众多诸侯中苟存如此久,主要得益于三个原因:一是腾叔绣血统显赫,西周早期无人敢轻易侵犯;二是腾国夹在齐楚两大强国之间,成为缓冲地带,避免了战火;三是虽然小国,却出过几位贤明君主,治理卓越,外交得当。
公元前296年,腾国终被宋国所灭。
许国相比腾国稍大些,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,也不过比腾国多出几平方公里。
西周初年,周成王将许国封给文叔,位于今河南许昌市城东20公里的张潘古城附近。许国君主为姜姓,爵位最低,仅为“男爵”,按照制度只应享有5公里封地,能拥有此规模已算优厚。
虽然领地狭小,许国依然延续了数百年,生存状况却极为艰难。夹在强国之间苦苦挣扎,频繁遭受攻击,多次举国迁徙。为了保全国运,国君屡次向强邻“肉袒谢罪”。最终还是被楚国吞并。从此许国人散居他乡,以“许”为姓,姜姓也因此逐渐淡出。
当时,行走一整天便可能跨越两三个国家的边界,许多诸侯国的面积仅有几十里大小。最高级别的诸侯国,其封地也不过百里而已。我们常听闻孔子周游列国,他花费十四年,走过的范围其实就是现在的山东、河南一带,连一个省都未完全涉足。
西周时期诸侯国的具体数量无从考证,或许永远也难以揭晓这段谜底。这些小国互相争斗,强者胜弱者败,到了春秋时期只剩170个诸侯国,战国时锐减至二十余国。最终,秦始皇一统六国,诸侯国彻底从历史舞台消失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创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